日期:2016-3-23(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)
学会识别新生儿正常的“异常”表现(上)
新生儿出生时可出现某些有别于成人的特殊表现,可能是病态,然并非表示真正有病。一些情况是新生儿的特殊表现,是儿科的特色,盲目处理会造成真正的病态。现在教给爸爸妈妈认识一下,新生宝宝的一些看似异常,其实是新生儿期特有的正常表现。
1、“色素斑”
色素斑多出现于新生儿的臀部、尾骶部和背部。大小不一,边缘不规则。压之不退色的灰兰色“色素斑”又称“胎记”。是皮肤深层堆积了色素细胞所致。随年龄增长,色泽转淡,5—6岁才可能消失,无需治疗。
2、“粟粒疹”
粟粒疹是新生儿出生后几天在前额、面颊、鼻尖等处,出现的较多呈黄白色的小颗粒。一般生后数周可自行消失,不要挑、割,以防感染。
3、生理陕西能治疗癫痫的医院性体重下降
生后一周内,由于出生后的排尿、排胎粪,通过皮肤、肺排出水分及进食水少等多方面因素,体重可略有下降,正常情况下不超过9%。生后7—10天左右,随奶量增加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,可恢复至出生时体重。如下降超过10%以上或恢复较慢,考虑为非生理性,应寻找原因。
4、“板牙”、“螳螂子”
不少新生儿口腔上腭正中线附近有一颗或数颗粟粒大小的白色颗粒,为上皮细胞堆积、角化而成癫痫病遗传吗,称“硬腭小结”或“包氏小结(珠)”,俗你“板牙”,其非病态,不影响吃奶及以后的出牙,一般经2—3周或几月自行消退、脱落。同样,在牙龈根部见有米粒大小的颗粒,称“马牙”。也可在齿龈黏膜下产生,为黏液腺肿胀潴留所致。新生儿出现咬奶头、拒奶、哭闹时应查明其它原因,不要认为是板牙、马牙所致,而采取“挑”、“割”、“擦”处理,易贻误病情,且新生儿口腔黏膜娇嫩,损伤后会引起出血或细菌感染而发生口腔炎,甚至发展成严重的败血症。
新生儿口腔两侧峡部各有一块隆起的软组织,是峡粘膜下的脂肪垫,有利于吸吮动作,俗称“螳螂子”,不要误认为病理性肿胀而影响吸乳。采用“挑”、“割”、“擦”处理,同样会引起败血症,且为农村新生儿败血症首要原因之一。
总之,新生儿有自身的特殊性,有些看似“异常”的表现实则是正癫痫病遗传吗常的,家长要学会识别,这样可减少误诊及不必要的惊慌,为培育优秀下一代打好基础。